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汽车企业须从源头控制车内环境污染

国内汽车企业须从源头控制车内环境污染

2013年2月27日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由于车内引入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源或车内环境通风不佳而导致的车内空气中有害物质从数量上或种类上不断增加,从而引起车内乘员一系列的不适症状,被称之“车内环境受到污染”。车内封闭空间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四方面:汽车零部件及材料中释放的有害物质,如来自塑料、橡胶、皮革、纺织品、油漆、粘胶剂、泡沫类、密封剂、助剂等;汽车内饰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如来自脚踏胶垫、座椅套等;乘员代谢活动污染,如吸烟时的烟雾;汽车自身排放污染,汽车尾气、汽油挥发、空调蒸发器产生的氨、烟碱、细菌等弥漫于车内。其中,汽车零部件及材料中释放的有害物质是主要祸害,但其又是可控的。

  目前在国外,尽管还没有具体的车内空气质量限制标准,但大多数国家有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测量方法,并从材料、零部件采购到使用过程中均有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从源头上控制了车内环境污染物,如沃尔沃汽车公司在所有车型内饰件均采用环保材料,全部通过国际环保仿制协会防过敏标准认证。在国内,汽车配套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生产能力欠佳,质量保障不完备,并且,内饰材料归属行业涉及面广,国家尚无源头及整车强制性控制要求,因此将车内环境控制工作贯穿整个汽车产业链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2004年开始,我国相关部门成立了标准制定小组,研究制定车内散发气体的测量方法,组织对国内车辆的普查,确定对车内空气控制标准和车内空气中化合物的上限。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和上海大众等在内的国内主要的汽车整车厂积极参与。在此之前,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就参照了通用汽车的全球标准要求,对所有的内饰部件及其原材料的选用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内饰部件实施了一套严格的验收标准,涉及的检测项目包括:雾翳值、气味、甲醛含量、总碳挥发(TVOC)等,同时对PPAP、零件审核以及新产品研发等进行定期检查并持续改进。据悉,长安、神龙、上汽等企业已经建立了环境采样舱,奇瑞、吉利、长城等企业已经全面启动车内污染空气的调查。

  吉利汽车从2008年起正式开展车内环境控制工作,建立了国内先进的汽车产品VOC分析实验室,成立车内环境质量实验检测小组、车内环境品质控制组。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汽车车内环境品质控制工作策略。其核心控制技术体现在三个方面:选材控制掌握不同材料对VCO、气味影响的信息,建立原材料选材及认可数据库,选用高性能、环保型原材料,从源头开展污染控制工作;加工过程控制掌握不同样件加工条件、加工工艺对VOC、气味影响信息,建立各加工信息库,并进一步对加工过程进行优化,积极开发绿色加工工艺,从加工过程实施控制。吉利帝豪EC7系列是吉利车内环紧品质控制工作第一款研发车型,打破了原有的后处理(如“光触媒”)技术工艺,保证整车车内环境品质从根源处得以提升。

  2012年两会上吉利汽车的李书福委员提出了旨在降低车内空气污染的提案,并表示吉利的经销商将为车主提供免费的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服务。目前吉利汽车和沃尔沃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交流。

分类: 行业新闻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